返回顶部

铁索飞越天堑 高峡出“新”大桥

http://www.scol.com.cn  (2017-02-09 08:39:37)  来源:甘孜日报  
编辑:周帆李力可 吴瑞  

  记者近日到泸定县雅康高速大渡河兴康特大桥施工现场,探访“川藏第一桥”背后的故事。

  泸定县自明代起便是川藏茶马古道必经之地,数百年来,川茶经这里进入藏区。

  三百多年前,康熙皇帝召集能工巧匠在这里兴建了有“西出盐关第一桥”美誉的泸定桥,结束了大渡河两岸交通依靠渡船和溜索的历史,往来藏地从此畅通。三百年后,一座巍峨的“新”大桥拔地而起,它将连起一条新时期的天路。

  在泸定桥上游5公里处大渡河两岸的陡坡上,两座桥墩直入云端,雅康高速大渡河兴康特大桥在这里施工。

  要在海拔1617米的高山峡谷中架起主跨1100米的悬索桥,建设者创下了一个个工程奇迹。雅康高速C15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党总支书记崔程告诉记者,特大桥的修建首先需要克服自然条件影响。

  兴康特大桥位于三个地震断裂带交汇处,在设计上需要达到抵御8级地震烈度的抗震标准。项目技术质量部副部长舒航介绍说,为了达到抗震标准,特大桥主墩100根桩基使用了4级抗震钢筋,而大桥主梁使用的波形钢腹板是第一次被用于索塔式悬索桥。

  为了承载质量近3万吨的桥道系统,特大桥两端需要建造巨大的锚碇。

  特大桥的雅安岸山势陡峭,山体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无法使用重力锚固定。工程师从泸定桥上找到了答案。

  为了在几乎垂直的绝壁上固定13根铁索,古代工匠将铁索固定在两岸的落井内。现在,工程师从泸定桥汲取经验,将374根主缆固定在两个深达159米的世界第一长隧道锚上。

  为让天堑变通途,三百多年前,打造泸定桥铁索的工匠们将自己的名字刻在铁索的扣环上,表示对铁索质量负责到底。崔程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兴康特大桥项目部对每个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检测人员实行质量责任登记制度。

  项目总调度肖定波从业38年,修了25座桥。他回忆1979年自己在四川省泸州市修建泸州长江一桥的场景,“靠肩抬,靠手推,一座桥将近两千人修了5年。”

  而现在,修建雅康高速大渡河兴康特大桥这样的工程仅需60名管理人员和最多300名工人。

  工程的高度机械化提高了施工效率,工人张功品告诉记者,工地有二三十台套特种设备。“1628米长的主缆钢索,通过大型卷扬机很快便能架设好。”

  为给修建施工便道选定方案,项目副经理柏国胜徒步上山勘察了6次,“山的坡度达六七十度,必须用手拉住草丛,不然就会摔落山下,每次要走一天。”

  因为长期坚守工地,柏国胜的女儿在工地出生。

  今年春节前,工程转入上部构造的施工筹备期,柏国胜终于能回重庆老家过年。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