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民生“图” 幸福底色日日新——70载色达・奋进之路

2025-11-09 11:57:2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吴忧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杨孟双 张莹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杨孟双 张莹

“要做康复理疗了,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跟我们讲……”11月8日,色达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兰花轻声跟患者沟通,杨志英在一旁备好仪器,缓缓为产妇用上。

这一日常理疗中的服务片段,是色达县70年来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的生动缩影。

从医疗卫生的蝶变升级,到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再到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高原大地上的民生福祉正不断升级,让色达儿女的幸福感越来越浓。

色达县人民医院始建1957年。如今已发展为集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配备16排螺旋CT、高压氧舱等先进设备,建成远程会诊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

色达县的帮扶力量

全县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5所县级医疗卫生单位、16所乡(镇)卫生院和129个村级卫生室,让群众“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通过“草原母亲关爱行动”,三年来为13462名育龄妇女完成健康体检,筛查覆盖率达97.5%,乙肝、艾滋病等母婴阻断成功率均达95%以上。重大传染病防治成效显著,包虫病患病率从10.95%降至2.21%,结核病发病率逐年下降,群众健康保障网越织越牢。

教育公平是民生之要。从昔日的“马背学堂”“帐篷小学”,到如今标准化校园遍布草原,色达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色达县学校一景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2所,幼儿园至初中在校人数15813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8.5%。”色达县教体局副局长陈刚介绍,“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累计投入超1.4亿元,实现补助全覆盖,乡村幼儿园达62所,学前适龄儿童入园率达85%。通过与成都温江区建立“校联体”帮扶机制,16所学校跨区域结对发展,智慧教学设备让牧区课堂联通优质教育资源。

如今,崭新的教学楼里暖气充足,计算机课、美术课丰富着学生生活,‘惠民安康班’‘海鹰计划’让学子们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交通便利是民生之需。曾几何时,偏远乡村群众出行难、物资运输难是突出问题。

色达县乡道一景

如今,23.39公里的五色海旅游环线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667.1公里,像毛细血管般延伸至草原深处。“金通工程”的实施让统一标识的“小黄车”穿梭乡村,6条城乡公交覆盖51个建制村,35辆农村客运车服务边远村落,25元就能从村上直达县城,彻底改变了过去包车300元还难找车的困境。16个乡镇物流站、129个村级邮快驿站实现快递进村,让虫草、干菌等山货轻松出山。

70年砥砺奋进,从医疗卫生的提质增效,到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再到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色达县始终把民生福祉放在首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成立、“二甲复审”的推进,让医疗服务更优质;“一村一幼”全覆盖、异地办班模式,让教育资源更均衡;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让群众出行更便捷。

70年民生蝶变。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一个个民生难题的破解,让高原群众的获得感实实在在、幸福感长长久久。

图片来源:色达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