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张莹 杨孟双
4月20日,在德格县马尼干戈镇,由甘孜能源发展集团自主开发的甘孜德格马尼干戈50万千瓦光伏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走进项目现场,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在工地上来回穿梭,发出阵阵轰鸣,工人们身着工装,头戴安全帽,忙碌地穿梭于各个作业区域。
现场图片。
作为甘孜州建州以来完全由州属国企自主开发且投资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光伏项目,该项目工程总投资约28.22亿元,预计2026年12月建成投运,电站正常发电后第一年上网电量达9.7亿千瓦时,将为区域能源转型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一幅高原绿色能源的拼图正徐徐展开。
据了解,该项目选址于海拔4200-4600米的高原丘陵地带,项目建设期可创造万余人次就业岗位,带动运输、运维等产业链协同发展。
现场图片。
开工仪式现场,政府部门、甘孜能源发展集团高管、行业专家及当地农牧民代表共同见证,标志着这一高海拔光伏标杆项目正式落地,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甘孜能源发展集团董事长唐华在发言中表示:“作为集团从‘平台企业’向‘实体企业’转型的标志性工程,该项目是集团托底性帮扶项目,也是推动区域能源转型与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项目建成后将助力甘孜州实现’双碳’目标,为甘孜州12个欠发达县GDP、财政收入创造收益,并通过参工参建带动就业为甘孜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特别的是,项目将引用华为数字化技术,构建一站式综合管理平台,整合巡检、分析、诊断、定位及修复全流程,实现运维标准化、智慧化。同时,通过智能化技术应用,显著提高能源转化能力、发电效率和安全运行水平,赋能电站全生命周期高效管理。
光伏区总平面布置图。
“这片区域将是我们首批开工的光伏板安装点,我们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总包单位(中国电建西北院)项目经理许云拿着图纸,向记者介绍项目蕴含的诸多巧思。
面对当地高寒、低氧、强紫外的极端环境挑战,该项目采用620Wp(瓦)功率单晶硅双面电池组件及300kW(千瓦)组串式逆变器,通过双面发电技术提升光能利用率,结合固定式支架优化抗风性能,确保设备在极端气候下的高效运行。同时,配套建设的220kV(千伏)升压站及智能监控运维系统,可实现远程监控与故障预警,运维效率提升40%以上。
这些“微创新”如同拼图的每一块,共同构成高原新能源的智慧图景。
“项目严格遵循生态保护原则,施工中将采用无尘化作业和植被恢复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高原草场的破坏。”建设单位(甘孜能源发展集团)项目经理杨世超透露。
“我们制定倒排工期计划,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与责任人,将在安全防护、人力资源调配、资金供给以及物资储备等各个层面,实施全方位保障举措,以此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定计划顺利投产。”许云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甘孜州属国企,甘孜能源发展集团目前已形成水电、光伏、储能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集团通过自主开发与参股合作并行,已实现清洁能源项目自主开发和固化参股装机容量457.5万千瓦,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国企改革提供“甘孜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