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观新闻记者 宁蕖 甘孜观察 杨孟双
提到康定,多数人会先想起《康定情歌》的悠扬旋律。而如今,这座“情歌故里”早已凭借强劲的发展动能,成为四川涉藏地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不仅是四川涉藏地区首个县级市,更连续多年保持全省涉藏县(市)经济总量第一、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全省第一的亮眼成绩。
10月28日,康定将走进四川新闻发布厅,以“溜溜康定 万态交响 情歌故里奏响县域经济奋进强音”为主题,公开分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收获。
这场发布会的背后,是康定三大“硬核”优势的持续发力,也让外界对其即将揭晓的“成绩单”充满期待。
生态是康定的“底色”,更是发展的“底气”。作为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康定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全市各级各类保护地占国土面积70.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2.82%,湛蓝天空、洁净河水成为城市“标配”。在此基础上,康定不搞“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二选一”,而是探索出“保护中发展”的路径——既守护了雪域高原的“清澈之美”,又为绿色产业筑牢根基。
产业是康定经济的“引擎”,多元布局让活力持续迸发。作为天府旅游名县,康定深挖“情歌IP”与贡嘎山生态资源,打造“遇见贡嘎”“钻石线路”等精品旅游线路,连续6届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成为四川秋季文旅“金字招牌”,2024年接待游客超13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45亿元。文旅之外,绿色工业与生态农业齐头并进:已开发水电687万千瓦、规划光伏340万千瓦,“康定电力”点亮远方;牦牛、藏香猪等有机产业集群渐成规模,高原枇杷、车厘子让“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口袋里的“金山银山”。
民生与团结是康定发展的“基石”,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各族群众。曾经受限于自然条件,康定交通、教育、医疗相对落后,如今雅叶高速通车让康定到成都仅需3个半小时,全市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从学前到高中的完整教育体系、“刷脸就医”等便捷医疗服务,让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多民族聚居的康定还以“民族团结进家庭”等行动,筑牢社会稳定根基,让“团结之美”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守护生态底色到激活产业动能,从改善民生福祉到凝聚团结力量,康定已勾勒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轮廓。
而即将启幕的四川新闻发布厅专场,正是解码这份发展答卷的关键窗口——这场发布会将揭晓康定如何平衡生态与发展、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更多“金山银山”?康定的发展蓝图,如何能吸引企业纷纷考察?

贡嘎之冠(周晓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