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火情现场的树木
甘超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杨孟双
4月17日,乡城县遭遇雷击引发森林火情。面对突发灾害,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成功控制火情。截至目前火场“三无”(无明火、无烟点、无有害气体),40余人清理看守火场。
当日15时31分,乡城县青德镇黑达村尼木顶组村民格乃扎波在做农活期间发现对面山顶(洞松乡卡心村)有烟点。他立即通过“甘快传”微信小程序上报隐患。青德镇分管扎西曲批核查发现该烟点为洞松乡地界,及时与洞松乡防火分管彭措对接,并上报县森指办。
16点50分火场明火已扑灭。
在乡城县发现火情、快速响应到成功控制火情期间,“甘快传”小程序成为助力应急处理的重要一环。
雅江县火情处理现场
4月16日,雅江县德差乡中德差村和下德差村的微网格员发现两处雷击火情。发现火情后,微网格员通过“甘快传”小程序上报信息。村干部、护林员、乡镇半专业扑火队迅速响应,2小时内火情被彻底扑灭。“此次火情体现了乡镇村初步行动的能力,抓住了灭火黄金时间,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雅江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4月以来,甘孜州通过“甘快传”小程序发现三起因强对流天气引发雷击导致的森林火情。甘孜州森林防火专职副指挥长李铁介绍:“三起火情均在2小时内被彻底扑灭,过火面积均控制在0.5亩以下,未危及周边居民区和重要设施。”
理塘县雷击火情处理现场
“截至小程序上线以来,通过‘甘快传’小程序上报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成功处置七起火情。”甘孜州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接到报警后,乡县两级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统筹地方专业扑火队伍、乡镇半专业扑火队伍,携带水泵、风力灭火机、高压水枪等设备赶赴现场。同时,通过无人机巡航实时监测火场动态,确保扑救精准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甘孜州对动火作业报备制度进行了优化升级,将报备重点从城乡和野外施工动火作业,精准转移到野外生产用火、民事动火、计划烧除和民俗用火。
如今,野外动火实现了全流程闭环管理,从申报人扫码报备,到负责人实地核查,再到举报人扫码举报和监管单位的最终核查,环环相扣,确保每一个动火环节都在严格监管之下。此外,还完成了综合预警、热点预警、大风雷电天气预警、气象火险等级预警等12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预警业务流程图,已全面上线运用。
图片来源:甘孜州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