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子茜 许云涛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张黎萍
6月30日,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关键工程——叶巴滩水电站迎来重大节点:其“神经中枢”引水发电系统主厂房6台机组发电机层混凝土浇筑圆满完成,标志着该工程全面进入机电设备安装阶段。这座矗立于川藏交界金沙江上游的超级工程,正加速成为驱动区域发展的“绿色引擎”。
叶巴滩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主厂房6台机组完成发电机层混凝土浇筑全面转入机电安装阶段 摄影 陈浩
高海拔攻坚 科技破题世界级难题
叶巴滩水电站坐落在四川甘孜州白玉县与西藏昌都市贡觉县交界处,总装机容量224万千瓦,最大坝高217米,正常蓄水位2889米,是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双曲拱坝电站。其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由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承建。
处于川藏交界处的叶巴滩水电站 摄影 陈浩
自2017年6月开工以来,叶巴滩水电站“神经中枢”——引水发电系统工程,始终在与极端环境较量。“高寒缺氧、交通不便,挑战远超平原项目。”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叶巴滩地厂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总经理胡军坦言。面对高寒高海拔环境下混凝土温控这一世界级难题,项目团队自主研发“智能温控系统”和“智能喷淋养护技术”,通过保温覆盖、营造小气候等手段,不仅确保冬季施工质量,更提前实现进水塔封顶目标。地面开关站(GIS楼)建设则创新应用门槽一期直埋技术,有效缩短工期并保障精度。
叶巴滩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主厂房2#机组完成发电机层混凝土浇筑 摄影 陈浩
深埋地心 智能建造征服复杂地质
电站核心——地下厂房深藏于右岸山体地下480米处,规模庞大(高67米、宽28.5米、长268米),且承受着高达37.57兆帕(相当于每平方米3757吨)的地应力,属国内在建埋深最深、规模最大的水电地下厂房。
施工人员利用转动台车对压力钢管进行焊接 摄影 陈浩
“这里每向下挖1米,都是与地质的较量。”项目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治道出施工之难。针对高地应力、复杂地层,团队引入地质钻机配合精密传感器、孔内电视监测及反井钻机技术,成功攻克深达330米、直径15米的出线竖井施工风险。在压力钢管安装中,面对洞室开挖与钢管设计间距仅30公分的极限挑战,项目首创“钢管转动台车+埋弧自动焊”工艺,焊缝一次检测合格率超99%,破解狭小空间焊接难题。
叶巴滩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进水塔顶部 摄影 陈浩
绿色动能 惠泽民生驱动区域发展
叶巴滩水电站建设亦是富民工程。据项目部数据,工程累计吸收当地农民工928人,发放工资逾8831万元,有力促进当地群众增收与经济发展。
叶巴滩地厂项目部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带演示培训 摄影 陈浩
作为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重要组成,叶巴滩电站预计2025年底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届时,其年发电量将达102亿千瓦时,可满足数百万家庭用电需求,每年可替代标煤39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37万吨,相当于种植6万公顷森林。
叶巴滩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主厂房 摄影 周星亮
“电站兼具防洪、环保与旅游开发功能,”华电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叶巴滩分公司总工程师夏勇表示,“建成后将为华中等地输送清洁水电,对优化国家能源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叶巴滩水电站右岸进水口、GIS楼 摄影 周星亮
从奔腾的金沙江畔到深埋地下的宏伟厂房,这颗冉冉升起的“高原明珠”,正为“西电东送”注入强劲绿色动力。
叶巴滩水电站正为“西电东送”注入强劲绿色动力 摄影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