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鑫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张莹
“此次立法调整将重点解决现行规定滞后问题,更好适应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态势新需求。”7月16日,记者从甘孜州人大常委会获悉,立足法治甘孜建设实际,州人大常委会将废止《甘孜藏族自治州实施<四川省旅游条例>的变通规定》列为年度立法项目。
近年来,甘孜州人大常委会为全州聚力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扫清法治障碍、提供更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法治动能。
道孚县别院民宿外观。
作为拥有9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268个省级传统村落(数量均居四川第一)的非遗大州,甘孜曾面临“重物质轻文化、重发展轻保护”的困境。为破解传统村落保护难题,甘孜州人大常委会于2022年8月出台《甘孜藏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条例》。
值得关注的是,该条例并非简单的保护法,而是深度融入文旅发展基因,明确将传统村落定位为乡村体验、文化创意、红色旅游等产业基地,为活化利用预留了广阔空间。
该条例于2022年10月施行,构建了覆盖规划审批、建筑修缮、活态传承、灾害防控等环节的全链条保护体系,标志着甘孜州传统村落保护从理念走向了有法可依的制度性重塑。为确保实效,2024年9月,州人大常委会启动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形成“立法+监督”的闭环,确保每一条款都落到实处。
甘孜县来马丹霞小镇。
法治护佑下,古老村落焕发蓬勃生机。丹巴县以再造一批甲居、中路为目标,出台《民宿产业扶持办法》等10余项政策措施,成功引进松赞集团、赞巴明镜等高端品牌入驻,构建“农区变景区、民居变民宿”的产业生态矩阵。道孚县依托藏式民居资源,创新打造“村咖+民宿+自营地+”多元业态,2024年咖啡产业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
2022年,甘孜州推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措施》(简称“文旅十条”),从资金扶持、品牌创建等十方面发力。甘孜州人大常委会深知,好政策需强监督护航,在其持续有力的监督推动下,“文旅十条”被逐条细化为可量化的“任务清单”和“施工图”。
在具体措施上,甘孜州投入1350万元专项资金,全面启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六大攻坚行动”;从景区设施完善到服务标准升级实施全方位优化提升;加速推进12个自驾营地的新建与改建,系统补齐高原供氧设施短板,有效破解318、317国道沿线“如厕难”问题……
理塘县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格聂景区的“格聂之眼”。
代表履职同样为文旅发展注入活力,深耕文旅战线十余年的甘孜州人大代表晓娜姆,结合一线实践提出《关于研学旅行赋能文旅之州高质量发展》建议,聚焦“优化顶层设计、重点支持推动、培育研学品牌”三条路径,为甘孜研学旅行发展锚定方向。
这份凝聚实践智慧的建议,很快转化为具体行动——承办单位以“天地博文 研学甘孜”品牌为引领,建成甘孜州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等7个红色研学点位,对标创建省级研学旅行基地6个,精心打造“飞夺泸定桥·天堑制胜”等3条精品线路,推动稻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建成唐卡绘画、金属锻造等8大非遗主题体验基地及97个非遗工坊,构筑“天文+人文+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下一步,甘孜州人大常委会将紧扣州委总体工作格局,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部署,聚焦文旅资源保护利用、产业融合创新、服务品质提升等关键领域,加大地方立法供给,增强人大监督质效,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以全链条履职助力文旅之州建设破题起势、行稳致远。
图片来源:甘孜州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