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节·致敬甘孜高原健康卫士② |从无到有 甘孜州骨科的“创业”与坚守

2025-08-14 17:51:1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吴忧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张莹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张莹

邬玉林正在为患者检查患处。

8月12日下午,在甘孜州人民医院骨科门诊的诊室里,骨科副主任邬玉林正俯身轻按患者的脚踝,仔细询问着疼痛的部位和时长。

“骨科于2020年7月独立开展工作,前身系创伤外科,系四川省首批在建重点专科,科室开放床位42张,年住院1500余人次,年手术700余台,年门诊就诊5000余人次。”邬玉林向记者介绍。

“邬医生,我刚做完检查,请问……”采访刚开了个头,诊室门被轻轻推开,一名中年汉子探进头来询问,邬玉林起身招呼,顺手把椅子挪了挪。说话间,诊室门口又站了两位候诊的患者,手里攥着检查单,见邬玉林正忙,便在走廊长椅上坐下。

这样的“插曲”,在骨科的门诊里是常态,平均每天30多位患者,骨科诊室几乎没有“空档期”。等患者陆续看完门诊,邬玉林话匣子慢慢打开,“在骨科,我们就像在创业,每一步都刻着‘艰难’二字。”

骨科医护人员合照。

回忆起骨科“创业”初期,骨科主任周恩瑜表示在设备简陋、药品匮乏的年代,科室成员轮流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像蚂蚁搬家一样将关节置换、脊柱微创等技术带回高原。

2016年,骨科团队开展了甘孜州第一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在设备相对简陋、经验尚需积累的条件下,这不仅是一台手术的成功,更打破了甘孜州患者必须远赴千里之外才能进行此类手术的历史枷锁。骨科团队成员纷纷感慨,“那份压力和责任,还有手术成功后的激动,至今想起来都心潮澎湃。”

在2023年6月16日,骨科团队再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手术麻醉中心团队的精密护航下,骨科团队自主实施了甘孜州首例“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骨科手术图片。

与传统的全膝置换相比,这项技术创伤更小(术中出血显著减少)、恢复更快(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更精准地保留了患者健康的膝关节结构。可喜的是,患者术后第一天就能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扶助行器下床站立迈步,术后第三天已能扶单拐稳健行走。

这台成功的手术,不仅填补了甘孜州在该领域本土化技术的空白,更标志着高原骨科诊疗水平向着精准化、微创化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如今,甘孜州人民医院骨科已焕然一新:数字化手术室、关节置换器械、康复设备一应俱全;团队扩充至24人,年手术量从几十台跃升至700余台。脊柱微创手术、复杂骨折修复、关节置换术等高难度技术相继开展,患者无需再远赴外地求医。

“设备好了,队伍壮了,但初心不能变。”谈及即将到来的中国医师节,周恩瑜表示,未来要让更多先进技术在这里扎根,不断提升诊疗水平,让高原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拥抱健康。话音未落,门诊室门口又传来熟悉的声音“医生,我脚崴了……”

图片来源:甘孜州人民医院。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