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杨孟双
5月21日,晨光洒满乡城县水洼乡俄扎村,驻村第一书记泽仁扎姆总爱坐在村民太呷家的院坝里。轮椅上的老人轻轻滑动身体,朝着阳光眯起眼笑:“自从楼下有了卧室,我每天都能自己晒太阳,不用麻烦儿女背我上楼了。”
这份欣慰背后,是俄扎村驻村帮扶队历时8个月推进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通过一道斜坡、几处扶手、一间低位卧室的改造,让28户残疾人家庭的生活迎来转折。
改造期间
翻开泽仁扎姆的驻村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记录着:太呷家二楼卧室没有护栏,她常年需人背下楼;格绒家的卫生间连坐便器都没有,如厕全靠家人搀扶;白姆拥青家的楼梯木板腐烂,台阶连扶手都缺失……这本被红笔反复圈注的日记,成为帮扶工作的“作战图”。
泽仁扎姆说:“对行动不便者而言,一个防滑坡道、低位灶台甚至加宽门框,都可能成为生命安全的防线。”
改造工程则坚持“一户一策”精准施策。在太呷家,施工队将一楼杂物间改造成带独立卫浴的卧室,地面铺设防滑瓷砖,走廊加装双层扶手;针对格绒家卫生间隐患,安装坐便器和L型扶手,期间泽仁扎姆全程参与:与施工方确认水泥标号是否达标,蹲守现场调试扶手高度。“要让每一分补助都变成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她说。
安装好的扶手
首批13户改造耗资6.78万元,换来100%满意度:太呷的女儿在验收单上按下手印时哽咽道,母亲能自己喂鸡、晒被子,自己终于能安心务农。白姆拥青家,如今装上了防滑扶手,老人扶着新栏杆一级级走下楼,笑着说:“现在我能自己下楼了。”
阿依扎姆的日志里新增着新目标:25户待改造家庭名单、厨房照明需增加感应灯、坡道衔接处要加设过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