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试点为引,规范化打造避难场所

2024-06-28 11:26:3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游飞杨孟双

得妥镇马列村避难场所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杨孟双

“现在的避难场所建设得特别好,真正做到轻便‘上阵’。” 泸定县德威镇金洞子村村民王大刚看见村内闲置小学摇身一变,成为设施俱全的“临时港湾”,感慨地说。

2023年以来,泸定县试点建设两个标准化应急避难场所,以满足人民群众应急避难需求,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应急避难场所如何做到高效、便捷与人性化?6月26日,记者走进泸定县一探究竟。

德威镇金洞子村避难场所

7个层面,全方位打造贴心“临时港湾”

泸定县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林华介绍:“针对避难场所供水供电、床铺等基础设施欠缺和汛期转移避险时间长、频率高的实际,泸定县将规范化建设紧急避难场所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之一,通过解决不能住、不方便的问题,不断提高群众避险主动性。”

如今,泸定县有2个标准化建设的避难场所,114个满足临时避难需求的避难场所。泸定县应急管理局应急服务和地震监测中心主任何鹏介绍:“去年由应急、自然、民政等部门组成工作组进行排查摸底和实地勘探,通过走村入户、调研座谈等方式征求乡镇、村民意见建议,科学选定得妥镇马列村、德威镇金洞子村,这2个隐患点多、受威胁群众数量多、软硬件基础亟需改善的村,作为规范化建设的先行点。”

钢架床、棉被、柴火灶、简易操作台、发电棚、三合一健身器材、监控设备、医疗产品......走进2个标准化避难场所,虽然条件简约,但设施齐全,从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到心理健康支持一应俱全。“我们从住宿、供水、生活、发电保障、医疗设施、娱乐设施、应急指挥室,这7个方面来建设标准化避难场所,力图在艰难时刻给予人们最基础也是最温暖的关怀。”泸定县应急管理局综合减灾股工作人员张浩说。

避难场所内的一角

5次“入住”,标准化避难场所得到好评

“进入汛期,5月至今,我们去了5次避难场所。”泸定县德威镇金洞子村村主任蔡邦会说:“地震后沉积土较为松动,受短时强降雨影响,易发生崩塌等地质灾害,以前避难场所基础生活设施缺失,村民都不愿意在那里呆,积极性不高,如今只要开始下大雨,村民们会主动到避难场所。”

“我们村上最远的步行10分钟就能到避难场所,在这里不仅环境好,住的舒心,有需求时工作人员也会帮忙解决,让我们在面对危机时刻,心里有底有依靠。”王大刚说。

对于建成的规范化避难场所,泸定县为确保实效,将建管结合。除了设施齐全,规章制度也更加完善。日常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职责、避灾人员行为守则、物资仓储管理等制度进行张挂、入册,落实专人维护。

此外,规范化避难场所还强调信息的透明与引导,通过防汛减灾培训演练、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等,确保每位群众都能清楚了解避难场所内的规章制度、安全出口、紧急集合点等关键信息,进一步增强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集体安全感。

邱林华介绍,下一步将结合《关于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应急〔2024〕37号),按照相关时间节点,于2026年底前,全面完成专项规划编制,2035年底前,全力以赴保障各项建设任务有序开展。

图片来源:泸定县应急管理局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