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出圈密码:丹巴烟火“锁”客心

2025-05-06 18:46:2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吴忧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杨孟双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杨孟双

5月4日,丹巴县旅游警察穿梭在中路藏寨,一边巡逻维护景区秩序,一边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服务。

“截至昨日,丹巴共接待游客39088人次,同比增长40.9%。”丹巴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游客井喷式增长的背后,是丹巴县通过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丰富旅游体验等系统性举措的成果体现。

保障现场

“五一”假期间,丹巴县公安局、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联合保障。

保障现场

交通警察全员出动,分布在各个交通要道和景区周边指挥交通;市场监管部门成立专班,深入景区的各类经营主体。特别针对,商品价格和食品卫生严格把关,确保商家的经营资质和服务质量;交通运输局提前召开专题会议研判交通形势,制定保畅方案,组织执法力量对客运场站、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整治;各乡镇也齐发力,组建志愿者队伍,设置旅游咨询服务点,提供“投诉—调解—指引”一站式服务。

保障现场

在丹巴县的各大景区,都能看见游客和当地演员一起舞动的身影。“为了让游客能沉浸式体验,我们在每个景区和人流量大的地方,都跳起丹巴吉祥锅庄。”丹巴县相关负责人说。

达噶桑桑锅庄队和美人谷天音团身着嘉绒民族盛装,挥舞着袖袍,跳起锅庄。来自北京的游客郝明威说:“刚到丹巴,就看见围成一圈跳起舞蹈,不管男女老少,大家都是一个热情洋溢生活状态,我觉得特别好。”

锅庄

夜幕降临,丹巴县城的灯火次第亮起。沿着大渡河畔的街道,牦牛肉汤锅在砂锅里咕嘟作响,牦牛肉在铁网上滋滋冒油,藏式酒歌从篝火堆旁飘向星空……

数据显示,截至昨日丹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99.68万元,其中夜间消费贡献超三成,藏乡夜经济正成为县域旅游从 “流量” 到 “留量” 的转型密钥。

夜幕降临的丹巴

“杨妹烧烤” 老板说:“五一期间收入在四五千左右,平时就两三千。”

而在另一边灯火通明的民宿群落,藏乡风情正以沉浸式体验焕发新生。

“嘉绒倾城” 民宿的篝火晚会上,身着传统服饰的舞者踏歌起舞,星空观景台成为游客拍摄银河的绝佳点位,这份独特体验让民宿年收入突破百万元,还带动15位本地居民,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

夜间经济

90后创业者德吉初打造的 “德吉康瓦”藏文化主题民宿,“五一” 期间连续3天满房,8位本地员工每月稳定收入4000多元。

夜经济的兴起为丹巴织就了一张立体的就业网络。穿梭街巷的配送员、烟火夜市的摊主…… 超2000个岗位应运而生,灵活就业者日均收入100至500元。

视频、图片来源:丹巴县委宣传部、丹巴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