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武侯区委、武侯区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团白玉县委共同携手,在白玉县第二、第三完全小学以“流动少年宫”形式开展送教交流活动,共计300余名学生参加。
活动现场
活动当天,武侯区青少年宫的专业老师们结合当地孩子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带来了互动课程,涵盖艺术、体育、非遗、科技、实践等多个领域。
书法课堂上,孩子们挺直腰背,聚精会神在田字格本上临摹,老师不仅讲解汉字的结构之美,更娓娓道来书法背后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和做人道理,结合孩子们学习的古诗词,书写了“春”等寓意美好的单字。
孩子认真书写
“抱拳!预备!嘿!哈!”体育球馆里,口令声与孩子们的呼喝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活力与朝气。武术老师带来了经典的五步拳入门教学,从站姿、步型到基础的拳法、掌法,老师耐心示范,逐个纠正。
武术课堂
绳编教学现场,一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向同学们展示绳结作品,同学们兴趣十足,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中国结编织
而到无人机操作时,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科技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无人机的构造、飞行原理和应用场景;在激动人心的动手环节,孩子们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尝试操控手柄,亲手触摸了前沿科技,点燃了探索未知、拥抱未来的科技梦想,让“飞翔”的渴望在高原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科技课堂受欢迎
“今天,成都来的老师们给我们上了许多新课程,我们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其中,我最喜欢科技课,还和同学们一起亲手操作了无人机。希望以后还有更多这种学习新事物的机会。”五年级一班的学生罗布拥措在参加完学习课后高兴地说道。
孩子们共同完成“民族团结长卷”绘画
在“手拉手”联谊环节,孩子们共同完成“民族团结长卷”绘画,五彩的颜料描绘着孩子们眼中的家乡、心中的梦想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在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共同欢笑的过程中,一颗颗“石榴籽”更加紧密地抱在了一起,“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如同春风化雨,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作为此次送教活动一员的武术老师张津硕充满自豪、满怀责任地谈道:“本次送教活动开设了武术、书法、非遗、科技、实践共计5门课程。开展本次送教活动,不仅是一次教育活动,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一次以民族团结推动基层教育的生动实践。”
文/图:武侯区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