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宁宵玉 洛绒尼玛
2025 年8月24日晚,素有“中国最小悬崖县城”之称的雅江县,在松茸村迎来文旅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 ——当地首个大型文旅演艺项目、原创实景体验剧《悬崖江城》在此正式拉开帷幕。
现场看台上人挤人,连两侧过道都站满踮脚张望的观众,呼吸声与低声期待交织。舞台顺着山势铺展,全息光影在崖壁流转,歌舞映着雅砻江浪,每一幕都恢弘完美,台下欢呼声此起彼伏,久久不散。
演出现场图片
这部实景剧全长 85 分钟,巧妙以 1935 年为时空锚点,以摄影师江回(其人物原型为曾深入西康地区开展考察的著名人类学家庄学本)的穿越视角作为叙事主线,通过 “序幕 - 雅驿 - 足迹 - 烽火 - 家园 - 共舞 - 尾声” 八大篇章的层层推进,将雅砻江畔流淌千年的历史文脉、浓郁鲜活的民俗风情,以及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有机串联,编织成一部立体生动的 “视觉史诗”。演出在呈现形式上大胆创新,采用 “情境式体验 + 浸入式品鉴 + 体验式观赏” 的三维模式,依托 “大雅之江悬崖江城” 得天独厚的自然地貌,搭配先进的全息投影技术,将白狼古国的古老传说、木雅族群的非遗歌舞、山间松茸的采集场景等本土元素深度融合,成功打造出 “一步跨千年” 的沉浸式观演长廊,让观众仿佛置身历史现场,与过往岁月隔空对话。
该剧 130 名演员均为雅江本土力量,其中不仅包含 50 名由当地定向培养的艺术生、康巴汉子艺术团成员,还有多位普通农牧民参与其中。
演出现场图片
为呈现最佳效果,全体演员历经一年时间精心排练,最终将白狼古国的神秘传说、木雅锅庄的独特韵律,以及多项濒临失传的非遗技艺原汁原味地搬上舞台。剧中 “共舞” 篇章更是成为全剧的点睛之笔:藏、汉、羌、回等各族演员身着特色服饰,以欢快激昂的锅庄舞步踏响历史回音,生动再现了当年红军途经雅江时,藏汉群众同心共济、亲如一家的感人场景,也深刻诠释了雅江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核。对此,该项目负责人表示:“系统化培养本土演艺团队,核心是为长期承接商业演出储备专业人才,从根本上打破高原地区演艺产业依赖‘外来输血’的发展困局。”
为进一步提升观众观演体验,《悬崖江城》特别推出 “扫码即听” 智慧导览系统,让观众在剧目开演前,就能提前沉浸式感知这片土地的历史脉搏。观众只需扫描专属二维码,即可收听详实的音频导览,深入了解茶马古道渡口曾经的商旅传奇、雅江儿女支援红军的红色印记、白狼古国的神秘过往,以及木雅文明中蕴含的非遗韵律。这一创新举措,让尘封千年的崖居秘史变得触手可及,也为观众构建了 “先懂后看” 的丰富观剧维度。
演出现场图片
《悬崖江城》的成功推出,不仅为雅江县旅游产品体系注入新鲜血液,更以艺术化的表达方式,生动展现了多民族文化共生共荣的独特魅力,推动当地旅游发展正式从 “风景打卡式”向“文化沉浸式”转型。尽管雅江城区面积不足 1平方公里,却坐拥茶马古道第一渡、康巴文化核心区等稀缺文旅资源。如今,随着实景剧的常态化演出,当地已同步推出串联松茸采摘体验与非遗文化街区的主题旅游线路,参与演出的本土艺术生团队也将转为常驻演艺力量,为构建 “吃住行游购娱”完整文旅消费闭环注入持久动能。这座曾因“过路小城”身份被熟知的悬崖之城,正以文化为舟、以创新为桨,稳步驶向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航程。
演出现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