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县冷龙村:荒坡种出“一窝菌” 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2025-08-26 18:27: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吴忧

昔日闲置荒地,今朝菌香四溢。近日,在甘孜州乡城县香巴拉镇冷龙村的黑色大棚内,一朵朵肥硕饱满的“一窝菌”如花朵般绽放,湿润的泥土气息与菌类清香交织,勾勒出一幅生态富民的新画卷。这个由村集体经济打造的特色种植基地,正以科学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径,成为带动全村增收的“聚宝盆”。

“一窝菌”如花朵般绽放

“一窝菌”学名荷叶离褶伞,因其丛生特性得名,野生种群广泛分布于川滇藏等地。冷龙村通过模拟自然环境,采用阔叶树腐桩、枯木等天然基料,高度还原其野生生长条件,培育出形态规整、菌肉厚实的优质菌种。“我们严格控制温湿度和光照,让每一朵菌菇都保留野生近亲的鲜嫩口感和独特清香。”基地负责人介绍,这种仿生种植模式不仅保障了产品品质,更形成了“菌盖叠生、肉质柔软、汤汁鲜浓”的鲜明特色,无论是清炒、炖汤还是涮火锅,都能为食客带来极致味觉体验。

种植大棚

“一窝菌”富含优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较为接近,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是补充蛋白质的优质食材来源。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够为人体提供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冷龙村的“一窝菌”产业已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目前每亩大棚年产量达2300斤,按每斤15元的亲民售价计算,预期亩产值突破3万元。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村民不仅能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还可在基地务工,实现“一份土地两份收入”。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出菌期将延续至11月初,让消费者在寒冬腊月也能品尝到这份山野鲜味。

“一窝菌”走进市场

“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探索深加工产品,同时对接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村支书表示,随着技术优化和品牌建设推进,“一窝菌”的经济效益将持续释放。

从闲置土地到富民产业,冷龙村的“一窝菌”产业不仅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让群众在产业兴旺中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冷龙村的实践是乡城县以特色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缩影。近年来,乡城县依托高原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羊肚菌、黄桃等特色产业,形成“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良性循环。下一步,当地将加大技术培训和市场对接力度,引导更多村集体发展特色种植,让“土里生金”的故事在更多乡村上演。

(供稿/图 乡城县委宣传部 香巴拉镇)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