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凯政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杨孟双
近日,浙江淳安援巴工作分队组织杭州西子女声合唱团、浙江科技大学师生共17人赴巴塘县开展采风交流活动。此次活动以“民族三交”为目标,行程超2000公里,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巴塘,通过艺术交流搭建合作桥梁,初步构建起“文化+文旅+产业”多维协作新路径。
活动首日,采风小组参与了非遗弦子舞全国推广工程启动仪式。
杭州西子女声合唱团演唱浙江民歌《采茶舞曲》,婉转唱腔与细腻表演获现场观众好评。“歌声很好听,看完特别想去杭州看看。”观众卓玛说。而仪式上弦子表演老者托举儿童的场景,也让合唱团成员金丽梅深受触动:“太震撼了,头一回目睹如此炽烈的艺术演绎,更像是用生命在传承。”
活动现场
现场,采风小组向当地赠送了丝织“锦绣西湖卷轴”、西泠印社社长瓷器杯等文创产品,当地则以哈达回赠,促成两地文化元素的友好互动。
随后,“巴塘欢歌·西子乐扬——‘三交’文化交流暨杭巴两地合唱团与非遗传承群体共话传承”座谈会召开,共同探讨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巴塘藏戏团团长西绕、弦子国家级传承人王扎西等老中青三代传承人,详细介绍了弦子、藏戏的历史、技艺及传承现状。
活动现场
中国音协合唱联盟副主席、西子女声合唱团艺术总监阎宝林结合经验为巴塘非遗传承建言。他提出,要先做好唱腔录制保存,再将原始旋律融入现代生活;同时推动弦子走进中小学及特色高校课堂,夯实普及基础。中国合唱协会童声合唱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曹冠玉也透露,已开始构思融入巴塘元素的新作品。
期间,采风小组还前往措普沟、龙王塘藏戏基地、格木村等地,实地采集弦子、藏戏等非遗素材。
活动现场
据了解,此次采风源于2021年浙川对口支援工作。四年来,杭巴两地已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形成常态化互动。10月中旬,巴塘艺术团将赴杭,与西子女声合唱团共同首演此次采风创作的新歌;浙江科技大学设计学院则计划将藏族编织技艺融入产品包装与表情包设计,打造巴塘特色IP。
图片来源:巴塘文广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