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 朱雪萍 杨雪姣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张莹
乡城白藏房。
9月12日,记者从乡城县委宣传部获悉,9月19日至24日,乡城县将围绕“相约白藏房 魅力香巴拉”主题,举办2025乡城白色灌礼文化周活动。活动涵盖一场开幕式及“乡城猫局”聘任发布会、田园“疯”装秀案、全民“疯”玩季、乡城农特产品展、“猫”在乡城短视频大赛、“疯装+白色灌礼”民俗文化体验、“魅力香巴拉”非遗市集七大特色活动。
不同于普通的节庆策划,该活动背后是乡城县对文旅产业转型的深层思考:旨在通过体验升级与传播创新,跳出同质化竞争,实现从“游客”到“留客”、“流量”到“留量”的关键转变,从而构建可持续的文旅消费生态。
近年来,乡城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立足大香格里拉环线腹心区位优势,以“四聚焦”策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成功创建第五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60万人次,文旅产业已成为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引擎。
在“融合发展”层面,乡城县紧扣2025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县目标,针对旅游“六大要素”短板,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产业融合,出台《全域旅游产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及产业发展激励措施,设置“旅游市场开拓奖”等5大类奖项,奖金最高达500万元,精准激发市场活力。同时,以“保护原生态、原著民、原文化、原业态”为抓手,整合康巴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等特色资源,打造川西南民宿集群、香巴拉康养胜地等“四大品牌”。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圣洁甘孜”三星级民宿4家、四星级民宿1家、五星级民宿1家,青德镇仲德村获评“天府旅游名村”。
乡城县田园风光。
要实现“引人来”更“留住人”,“宣传联动”与“业态配套”成为关键支撑。依托甘孜州“南拓”政策,乡城县充分发挥川滇藏桥头堡作用,主动联动多方资源构建文旅合作圈。先后联合泸州泸县在丽江、成都举办专场推介会,联合浙江建德开展文旅推介及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联合稻城、得荣两县组建大香格里拉文旅联盟,推出3条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及4条县域内特色体验线路,逐步消除“快旅”通达盲点、补齐“慢游”衔接断点。2023年至2024年,全县游客接待量从44万余人次增至60万余人次,旅游收入稳步增长,农牧民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
另一方面,乡城县持续“业态配套”,提升服务质效。在具体措施上,乡城县将全域旅游列为三大支柱产业,累计投入2.56亿元实施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村、查呈沟景区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打造沉浸式民族文化演绎、“疯装”旅拍、非遗体验等新业态;投入380余万元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乡城段)建设,完成长征步道、红色雕塑等项目,红色旅游研学基地初具规模。同时,组建77人旅游服务志愿者队伍,在节假日提供咨询、讲解等服务;开展4期文旅从业人员专题培训,联合三大运营商发送文旅智慧提示短信超90万条,高效处理游客咨询及投诉,全面优化旅游服务体验。
而“节庆品牌”打造,则是乡城释放文化魅力的关键。立足“三绝四文化”特色资源,乡城县深挖本土文化根脉,高质量打造梦中的香巴拉实景舞剧和梦中的香巴拉实景音乐剧,将红军文化、敬猫习俗、农耕文化等元素融入节庆活动。2024年成功举办四川甘孜山地文化旅游节,吸引5000余人现场参与,线上直播收视达3604万人次,峰值在线296.4万人,推动“中国白藏房文化之乡”“1+N”品牌效应持续释放,让“香巴拉”成为集户外、康养、休闲、研学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
图片来源:乡城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