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柑价格如“过山车” 泸定县怎么种出“搞头”

2025-09-15 11:22:2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吴忧川观新闻记者吴忧 宁蕖

佛手柑的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

返乡创业的青年在挑选品相优质的佛手柑。

村民卫志华家的佛手柑。

川观新闻记者吴忧 宁蕖

9月,佛手柑又跌价了。干片从七八月的20多元一斤,跌到了如今的12元。

消息传到泸定县南头村,大家似乎都习以为常。

这个村子有着20余年的佛手柑种植历史,村民们早已习惯了价格的起伏。村支书孙安民记得,2016年前后,佛手柑干片曾卖出过上百元一斤的高价。

“这几年价格像过山车,高的时候五六十,最低的时候跌到过七八元一斤,但总的来说还是有‘搞头’。”孙安民告诉记者,南头村土地碎片化较为严重,没办法像周边村子一样,大面积种植苹果等水果,小众的佛手柑一年四季都能挂果,是这里“最有搞头”的经济作物。

村民卫志华家种了两亩地的佛手柑,应对近年来的价格下跌,卫志华摸索出了“佛手柑套种魔芋”的方式。

“魔芋和佛手柑的灌溉和施肥可以同时进行,佛手柑树还能为魔芋遮阴,让它长得更好。”卫志华告诉记者,今年,虽然佛手柑价格不高,但魔芋收成不错,总收入还是有四万元左右。

村民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做文章,村支书孙安民也没闲着,他发现,烘干的方式是一个影响佛手柑价格的关键因素。

“烘干得比较均匀、品相好的干片,价格浮动就不太大,总能稳定在二三十元左右。”孙安民告诉记者,最开始,村民们都是采用自然晾晒的方式制作干片,后来家家户户都修起了烘干房,用柴火来烘烤佛手柑。

“这样虽然效率提高了,但因为受热不均匀,烘烤出来的干片品质还是不高。”最近,孙安民忙着和县农牧农村局对接,想用农机购置补贴,为村民们购置几台烘干机。“电烤的受热均匀,品质高,价格自然卖得上去。”

除了在种植、加工上做文章,还有人在销售上动起了脑筋。

村民杨树萍发现,佛手柑虽然四季都结果,但冬季的果子个头小,品质差,卖不上价。而佛手柑的花在冬季却香气浓郁,适合作花茶的原料。

去年,他几经对接,将花朵销售给了茶商,仅卖花这一项收入就有两万余元。

返乡创业的青年文雅的思路,是迎合新的消费浪潮。因为香气浓郁、造型独特,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将其买回去当香薰、盆景。

上个月,文雅回到老家泸定,注册了公司,开设了直播账号,卖起了佛手柑鲜果。一个月的时间,就售出了八百多单。

“这种盆景佛手柑,品相好的一个能卖五十多元。”文雅告诉记者,公司收购鲜果的价格在3元左右,折算下来,比切片晒干的价格高出一倍多。“下一步,我们也准备开发精油,香氛等产品。”

为了丰富产业结构,增加应对风险的能力,泸定也通过政策引导,在湾东等几个村发展各类中藏药材种植,除了佛手柑,目前该县还种植了天麻、重楼、黄精、波棱瓜、当归、白芨、鸡蛋参,种植面积约7200亩,产值达2850万元。

“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增加了应对价格涨跌的能力。”泸定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泸定县还将持续实施农业产业基地提升行动,打造水果、中藏药、蔬菜等基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在这片不算太富饶的土地上,人们总能想办法种出点“搞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