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正值农作物丰收时节,甘孜州乡城县洞松乡固松村的西门塔尔牛养殖项目迎来一场“饲料革命”。曾经被焚烧或废弃的秸秆,经科学处理后变成优质粗饲料;昔日荒芜的土地,复耕后种上青稞和玉米,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这一举措显著降低养殖成本,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的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
村民正在回收玉米秸秆
以往收获季节,青稞、玉米等作物秸秆常被就地焚烧或堆积腐烂,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如今,固松村主动组织人力上门回收秸秆,并向农户支付劳务费用,使废弃物成了“香饽饽”。回收后的秸秆经晾晒、粉碎和科学配比,与豆粕、干草等混合制成西门塔尔牛的主饲料,既保障营养供应,又大幅降低外购饲料成本。村民占争表示:“以前秸秆没人要,现在村里统一收,我们多了收入,养牛项目也省了钱!”
拖拉机搬运玉米秸秆
面对部分耕地撂荒的现实,固松村通过集中整治复耕,将闲置土地统一利用,规模种植玉米、青稞等饲料作物,形成“种植—养殖—肥料还田”的绿色循环模式。作物籽粒用于补充精饲料,秸秆继续作为粗饲料原料,实现“一块地、两次用”。这不仅提升土地利用率、减少外购,还为村民带来季节性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赢”。
西门塔尔牛正在食用经科学处理后制成的优质粗饲料
固松村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通过就地转化农业废弃物、激活闲置土地,不仅为西门塔尔牛养殖项目建立起稳定低成本的饲料供应体系,也为同类地区推动养殖业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行范例。
(供稿/图 乡城县洞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