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保障绘就暖心画卷 康定:美景之外还有这群守护者

2025-10-03 12:51:3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吴忧

10月,情歌故里的美景已叠上秋日的滤镜,邂逅康定成为不少人小长假的主题。为了让游客朋友们在领略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来自康定的热情,这个假期还有一群人倾情倾智守候在康定的热门景区里、交通节点旁、乡镇村寨中,让每一份期待都伴着温情落地。

节日期间,康定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调度,依托“有事找党员·党员伴您行”志愿服务平台,构建“固定点位+流动巡逻”的全域服务体系。在塔公草原、木格措等热门景区,在折多山垭口、318国道沿线等交通节点,设立志愿服务驿站28个,配备急救包、文旅手册等便民物资,提供线路咨询、车辆引导、应急帮扶等服务。

现场图片。

炉城街道、榆林街道、雅拉乡等单位组建机动服务队,在客流密集区开展文明疏导,累计协助疏导车辆3000余台次,解答游客咨询超1万人次。环保志愿者开展“志愿红带动康定绿”行动,沿景区步道清理垃圾、设置文明提示牌,累计清理废弃物150余袋。针对老年游客、亲子家庭等群体,志愿者专门开设“爱心通道”,提供行李搬运、轮椅租借等贴心服务,用细致举动传递城市温情。

此次志愿服务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提质增效。依托“甘快传”小程序等平台,实现游客需求“一键上报”、志愿者“在线接单”,大幅缩短问题处置时间。在网络信号薄弱的山区点位,志愿者配备对讲机建立即时联络机制,确保各服务点信息互通、联动支援。

截至目前,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服务活动120余场,解决游客急难问题460余件,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此外,其他部门、镇(乡、街道)也妙招频出,让暖心关怀遍布城乡角落。

“师傅,前面村道,道路狭窄,来往车辆较多,开慢一点”,在沙德镇上、下赤村游客服务中心,志愿者黄长杰正忙着提示过往自驾游客。岗亭里,除了常备的热水、急救箱,还有他和同事们整理的“高原出行手册”,上面详细标注了沿途医疗点位置、民宿联系电话,甚至还有应对高原反应的小妙招。

现场图片。

志愿者钟文铸说:“希望以我们的行动让游客朋友们体会到‘有事找党员’不是一句口号,让大家真真切切感受到温暖。”

甲根坝镇优化了旅游路线,实行“单向循环”,大大降低了拥堵情况的发生,并在沿线增设了临时休息座椅、饮水点等设施。当游客们忙着打卡景点,来自镇政府、派出所、扑火队、党员志愿者等群体的工作人员正分布在集镇各重要点位、景区路口等提供旅游咨询、秩序维护、交通疏导等志愿服务。

海拔4000多米的折多山垭口,呷巴乡的党员干部坚守在“康巴党旗红 有事找党员”服务点。考虑到折多山天气多变,服务点内,除热水、氧气罐、急救箱等常见物资外还特意准备了一次性雨衣。针对自驾游客对路线不熟悉,党员干部们向沿途车辆免费发放包含沿途加油站、厕所、观景台位置的地图。

来自重庆的游客李先生表示:“第一次来折多山,本来担心高原反应和交通问题,没想到党员服务点啥都有,干部们特别热情,太暖心了!”

“再往前走两步、看这里!”将军桥上,身着“康定青年”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正忙着帮游客拍照,节日期间来自团市委的青年志愿者设置文旅服务点位11个,免费的氧气罐、细致的解答将康定青年的热情传递给过往游客

现场图片。

每一个节假日,交通保障从不缺席。仅10月2日当天,交管大队联合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辖区派出所,出动警力300余人,警车40余台次,警摩50余辆,启动交警执法站8处,在国省道、城区各主干路、景区等重点路口、路段进行指挥疏导和秩序管控,切实维护全市道路交通形势安全稳定,为“双节”期间群众平安出行创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这个假期,康定向八方游客展示的,不仅是层林尽染的自然之秋,更是一座城市文明、友善、高效的服务新风尚。从数字化的“在线接单”到高原垭口的“人工守护”,从宏观的交通疏导到微观的行李搬运,康定成功构建了一张有温度、有智慧、全覆盖的服务保障网,让“邂逅康定”成为一场安心、舒心、暖心的旅程。情歌故里的秋日滤镜里,最美的正是这群倾情守护的身影。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