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强平 仁青卓玛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杨孟双
近日,理塘西城门网红打卡点前,一位成都游客因高原反应面色苍白。一名身着“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快步上前,递上温水与药品,轻声安抚:“别急,我们在这儿。”这暖心一幕,正是双节期间理塘用服务传递“高原温度”的生动缩影。
这座海拔逾4000米的小城,以系统化保障、沉浸式体验与无处不在的“志愿红”,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感受“安心游、暖心留”。为应对旅游高峰,理塘在景区及沿线设29处“天府旅游名县志愿者服务站”,民警、医生与志愿者联合值守,累计开展医疗救助330余次,提供血氧检测、氧气补给与药品服务,还发放宣传资料1.8万余份。
从G318国道的开水服务点,到甲洼镇卡娘村的健康驿站,再到奔戈乡的交通疏导岗,千余名志愿者穿梭其间,成为游客旅途中“流动的守护者”。
志愿服务
“没想到在高原小镇,停车、上厕所这么方便!”成都游客张先生手持理塘发布的“共享服务点位图”连连称赞。为缓解服务压力,理塘开放12处机关共享停车场、28处共享厕所,制作50余块引导牌,通过民宿前台、融媒体中心广泛推送,真正让游客实现“一图在手、畅行无忧”。在团结路北段,志愿者小王正引导外地车辆驶入共享停车场,“我们不仅指路,还帮忙拍照、提供开水,就想让游客感受到理塘的热情。”
服务之外,理塘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更让游客流连忘返。
勒通古镇·千户藏寨的青石板路上人流如织,唐卡绘制、藏香制作、诗歌拓印等非遗体验区前排起长队。来自上海的周女士带着孩子体验唐卡绘制,脸上沾着矿物颜料,笑容灿烂:“昨天跳了锅庄舞,学了做藏香,孩子说这是‘最有意思的假期’。”格萨尔广场上,《高城欢歌·锅庄贺盛世》展演吸引游客纷纷加入舞队;仁康古屋中,讲解员卓玛缓缓讲述400年古宅的故事;格聂神山脚下,游客们放缓脚步,在藏式野温泉与村落生活中感受高原风情。“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真正走进理塘的生活。”一位自驾游客感慨。
理塘的游客
特色活动同样为理塘旅游添彩。2025首届理塘哒野赛马文化旅游季收官赛上,四川、云南、甘肃等地的骑手策马扬鞭,演绎速度与激情。“很荣幸来到理塘,感受到万马奔腾的震撼力。”重庆游客金远吉激动地说。这场赛事不仅带来视觉盛宴,更推动理塘“体育+旅游”深度融合,让其独特的人文与自然魅力深入人心。
文旅融合的成果还体现在民宿体验中。格聂镇则巴村的观山野奢民宿,16间客房节前便被订满。“每天都接到不少订房电话。”负责人蒋莉介绍,这家融合现代设计与民居特色的民宿,成为理塘文旅发展的缩影——游客在此徒步、骑马、挤牛奶、跳锅庄,沉浸式体验完整的高原生活。
据统计,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天空之城”理塘县累计接待游客43.6万人次,同比增长16.35%,用服务、文化与特色,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旅游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