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索鹏 吴铭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杨孟双
在海拔3600米的炉霍县虾拉沱镇扎交村,鸡舍间总有个深蓝色身影熟练穿梭、捡拾鸡蛋,这是村民们亲切唤作“鸡司令 的驻村第一书记臧涛,日常里最常见的模样。
身为锦江区对口支援工作队一员,他在炉霍坚守八年。不仅用实干破解村庄发展困局,更时刻牵挂村民冷暖,带领曾是“后进村”的扎交村,一步步蜕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初到扎交村,贫困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臧涛调研发现,村里生态优越、土地开阔,契合藏香鸡生长习性,且自己有部队养殖技术,便提出发展藏香鸡产业。可想法刚提出,就因村民“养鸡难致富”的传统观念遇阻。
为打消顾虑,他筹措资金引鸡苗、自掏腰包买饲料,凌晨去菜市场捡菜叶、收牛骨头,义务当起饲养员。第一批藏香鸡出栏后,村集体收益5万余元,273名村民拿到分红,“鸡司令”的称呼也传了开来。此后,他又带领村民种大棚芦笋、养中蜂,织就“藏香鸡+芦笋+中蜂”多元增收网,村民卓玛感慨:“以前守青稞地攒不下钱,现在跟着臧书记,去年光分红就好几万。”
“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臧涛的工作准则。他手机24小时开机,村民有需求总能第一时间赶到:去年夏天,两户村民因牦牛啃青稞争执,他冒雨赴现场,查损失、讲道理,让双方握手言和;对村尾孤寡阿婆,他定期上门送药、剪指甲、买日用品,成了老人的“亲人”。
八年间,臧涛三次主动申请延长援藏期限,累计为村民解决大小难题百余件,以真心换得全村信任。这份坚守也让他收获了“四川省对口帮扶优秀干部人才”等荣誉,还4次荣立三等功。
但他的“缺席”却成了家常——错过了儿子中考、高考的关键陪伴,2021年母亲患败血症住院,他仅陪完检查便将老人托付亲友,匆匆赶回岗位。“对家人,我确实不够合格,但看着扎交村一天天变好,所有付出都值!” 他坦言,虽常因家人的牵挂落泪,但村民眼中的期盼,总能让他重新攒满前行的动力。
如今的扎交村,产业兴旺、村容整洁、村民和睦,而臧涛仍未停下脚步。他再次申请驻村,计划延伸产业链,让藏香鸡、芦笋、蜂蜜等特色产品走出炉霍。
远处青稞翻滚、藏房错落,这位“鸡司令”将继续扎根高原,带领扎交村向着更美好明天“振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