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洛绒尼玛
10月22日,据德格县妇女联合会消息,过去五年,德格县妇联锚定妇女群众急难愁盼,以权益维护筑底线、技能培训拓渠道、家风建设聚合力,推动全县3.3万余名妇女完成角色跨越。

组织农牧民群众开展巾帼法治进乡村活动。
在妇女权益保障领域,“12338”维权热线成为重要服务窗口。五年来,该热线累计接到20余个求助电话,诉求集中在家庭矛盾调解、权益侵害救助等方面。接到求助后,县妇联第一时间联合公检法司干警组成工作小组,深入牧场帐篷、村落院坝开展调处,最终成功化解18起婚姻纠纷及家庭暴力案件,调解成功率达100%。同时,妇联工作人员还主动走进中扎科镇崩东寺等4个尼姑安置点,送去糌粑、卫生用品及法律手册;在农牧区、学校等地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通过藏汉双语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妇女儿童法治意识。

县妇联开展暖冬关爱活动。
技能培训是助力妇女增收的关键举措。德格县妇联依托4个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根据当地文化特色与市场需求,开设唐卡绘制、银器雕琢、藏纸制作等技能培训课程,累计开展培训5期,覆盖200余名女性农牧民。同时,通过定向招聘渠道,近30位妇女走出德格大山,进入更广阔的就业市场,在“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的1138名留守、困境儿童中,部分孩子主动跟随母亲学习手工艺,形成“技能传承、共同奋斗”的良好氛围。

县妇联慰问困境学生。
家风建设与民生关怀工作同步推进。五年来,德格县共评选出2户省级、7户州级、13户县级“最美家庭”,以伍金措、王六斤家庭为代表的先进典型,成为群众身边的“家风标杆”。县妇联以此为契机,深入机关、乡镇、村(社区)和学校开展25场家庭家教家风专题宣讲,并建成165个家长学校、165个妇女之家及3个妇女微家,实现村(社区)服务阵地全覆盖。针对特殊群体,县妇联累计投入80余万元开展帮扶活动,包括组织40名儿童参加夏令营、为13名患癌妇女争取13万元救助金、为尼姑安置点500余人次送去10余万元物资等,切实传递关怀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