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一团迷雾 探索一种路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白玉段历史文化座谈会召开

2025-11-08 20:47:5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吴忧川观新闻记者 宁蕖

川观新闻记者 宁蕖

11月8日,⻓江国家⽂化公园⽩⽟段历史⽂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各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甘孜州、白玉县相关领导们围坐一堂,就萨玛历史文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白玉段历史文化、白玉县文旅融合发展等话题开展了座谈。

白玉县地处金沙江上游东岸、川藏结合部,是红军长征所到达最西端的地域,白玉县有天然草原855万亩,区域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5.5%,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有“金沙林海”的美誉。近年来,该县持续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径”的思路持续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不仅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白玉段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也为下一步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下了基础。

座谈会现场。

拨开一团迷雾

厘清“萨玛历史文化”核心遗址发展脉络

“‘萨玛历史文化’是一项厚重的历史资源,白玉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为白玉县旅游发展、县域文化历史打造提供了重要依据。”座谈会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教授石硕一语道出了“萨玛历史文化”挖掘工作的意义。“萨玛历史文化”建筑遗址位于白玉县沙马乡德托村境内,是白玉县的一处核心文化资源。“这一遗迹的发现意义重大,但目前还有重重迷雾。”随后的发言中,专家学者们就“萨玛历史文化遗址的历史内涵与作用”“白玉县境内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很感谢各位专家的建言献策,接下来我们将致力于系统保护,系统实施遗址保护、古籍保护、非遗活态传承等重点工程,让文化遗产在守护中不断焕发出持久生命力。”座谈会上,中共白玉县委书记洛绒倾培表示。

“萨玛历史文化”核心遗址的保护,是白玉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截至2024年,白玉全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5项;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2个,县级文物54个,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258个,可移动文物880件;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名,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7人。近年来,该县也通过举办“非遗进校园”“手工艺品展演”等形式推进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探索一种路径

建设文旅融合园区 深化“校地合作”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白玉段的建设,为白玉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能。”座谈会上、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董建辉提出了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白玉路径——系统梳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白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

白玉早已展开实践,今年8月,白玉县河坡民族手工艺文旅体融合园区正式开园。

项目通过梳理、保护白玉境内特有的金属手工艺资源,打造了一个集工艺体验、文化旅游、康养休闲、特色商业、产业孵化、体育健身、非遗传习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为游客带来了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

与会专家们表示:“目前就萨玛历史文化而言,还存在资料信息研究不足,表述混乱等问题,接下来还应该加强萨玛历史文化在中国大历史、地理环境中的价值研究。”西南民族大学文博研究院院长雷玉华教授坦言。

“百名硕博进白玉”田野调查活动授旗仪式现场。

这一探索也正在进行,座谈会上,还举行了“‘百名硕博进白玉’启动仪式”。计划在11月中旬,西南民族大学将组织知名专家、硕博研究生深入白玉围绕“历史遗存”“文化活态”“当代发展”三大维度开展田野调查。

“我们愿以最大诚意搭建合作平台,让学术智慧与地方实践深度结合,共同书写白玉文化崭新篇章,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出新贡献。”洛绒倾培表示。

    编辑推荐